该课程主要帮助理解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,认识测量系统对过程控制中数据收集的影响。采用在教员引导下的练习,使学员学会偏倚、稳定性、线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分析的实践经验,具备开展测量系统分析和改进的能力。
培训特色
我们将结合汽车行业和相关制造业的经验,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际案例,讲解MSA在实际生产制造和检验中的应用和要求。
学员带着零件和量具参加培训,主要讲解MSA过程中的难点,包括如何做测量系统的分析计划、如何选择零件、如何做到一次盲测、如何判定、如何改进;介绍MSA第四版与第三版中判定准则的差异(采用统计假设测验);提供了对计数类量具的测量评价方法;对于性能测试、破坏性试验等如何研究他们的稳定性。
培训目标
※定义测量系统、理解测量系统变差及其来源;
※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、资源、人员需求,制订分析计划;
※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,以评价测量系统存在的偏倚、稳定性、线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、准确度和精确度;
※通过测量系统分析,提高选用、维护和改进测量系统有效性的能力;
※满足IATF16949和MSA手册等的要求
授课形式
理论讲解+案例分析+案例实战+互动答疑
服务时间:2天培训+(可选项)现场落地辅导1-3天
参训人员
本教程适用于那些直接负责数据收集、控制图构筑和监控、以及对产品和过程特性的测量作统计分析的人员。背景要求:具有统计过程控制的经验;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;了解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;带计算器。
课程内容
第1章 测量系统概述
1. 数据的类型
2. 测量的定义
2. 测量系统的定义;
3. 理想的测量系统;
4. 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;(PISMOEA模型)
5. 测量系统误差的影响(对产品检验、对过程控制);
6. 测量系统分析的概念;
7. 校准系统
8. 测量的重要性
9. 数据的重要性
第2章 测量系统的几个基本特性
1. 测量系统误差(准确度和精确度)的概念;
2. 测量系统的几个基本特性
(分辨力、偏倚、线性、稳定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);
3、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;
第3章 测量系统的策划和测量系统分析计划
1. 测量系统的策划(APQP、FMEA、测量计划、量具的配备、量具的设计、采购或制造、测量系统分析计划、测量系统分析)
2. IATF16949等标准对MSA的要求;
第4章 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
1. 偏倚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;
2. 线性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;
3.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;
4. GRR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;(极差法、均值极差法、方差分析法)
第5章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
1. 计数型测量系统一致性分析
2.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风险分析法
(Cohen的Kappa与Fleiss的Kappa)
3. 计数型测量系统通用分析方法(有效性、漏判率、误判率)
4.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信号探测法;
第6章 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
1、破坏性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
2. 如何实现重复性
3. 交叉结构与嵌套结构
4. 破坏性试验案例分析
第7章 使用标准件的测量系统分析
1. 标准件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
2. 因子之间的嵌套与交叉结构
3. 测量系统分析固定件的多变异分析
4. 测量系统分析固定件的方差分析
5. 标准件测量系统案例分析